(资料图)
8月19日,大连市公安局发布紧急预警:近期,有诈骗分子伪造公章和红头文件,冒充国家机关和国企工作人员借“P2P清退”“修复征信”“解决投诉”以及有关新政策炒作新话题行骗,请广大市民务必提高警惕!
诈骗手法一
诈骗分子冒用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”名义,通过电话短信、快递信函、互联网等渠道,发布“P2P出借人风险专项清退通知”“网课平台清退通知”等虚假信息,引诱投资人和学员通过所谓“官方回款渠道”进行“清退登记”。投资人和学员注册登记后,诈骗分子再要求在指定平台注入一定数额的资金,作为回款基数等回款条件。此类骗局利用了投资者和学员急于兑付、挽回损失的心理,极易上当受骗。
诈骗手法二
市民在非官方渠道投诉后,诈骗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市民手机号码、投诉内容等信息,以“解决投诉”“理赔退费”等为由联系市民,诱导点击“××监管部门在线理赔中心”等虚假链接或者利用视频会议软件创建所谓“××监管部门会议室”,诱骗市民登录并开启屏幕共享,从而骗取银行卡号、网银密码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实施诈骗。
诈骗手法三
诈骗分子冒充“金融监管部门”工作人员,谎称市民在使用信用卡、互联网贷款等借贷产品时产生逾期记录,将被列入“征信黑名单”,如要“修复征信”,需在网贷平台上贷款,后将贷款转入指定的账户进行“信用佐证”,并称该笔款项随后将予以退回。一旦市民信以为真转账,贷款额便变成了市民的个人负债。此类骗局正是利用了市民害怕个人征信受影响,急切想要自证清白的心理。
除此之外,还有诈骗分子以“国家投资项目”“发补贴”“邀请参会”“协助项目上马”“帮忙申报资金”等名义,借助新政策炒作新话题行骗,有些还会以开展“党政教育活动”、发布“辟谣声明”等作为掩饰,混淆视听。
大连市反诈中心提醒您,一旦收到此类“政策”文件,一定要向有关部门致电求证,不要轻信网上非官方的报道信息,切勿随意点击不明二维码或链接,一旦遭遇诈骗或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孙瑜 半岛晨报、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澳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4 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